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全十八部)

出版刊物 2025-02-20 741 0


作者简介

柏杨(1920年3月7日— 2008 年4月29日),原名郭定生,河南辉县人, 中国 当代 作家。20世纪50年代起,以郭衣洞之名从事 小说 创作,为 写作 生涯之始。20世纪60年代,用柏杨笔名为 台湾 《自立晚报》及《公论报》撰写 杂文 ,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ZUI伟大的杂文家,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之一。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柏杨晚年,更尽十年之力译写司马光《资治通鉴》,皓首穷经,大作始成。其《通鉴》 系列 作品,成为柏杨史学成就的高峰,为当代“通鉴学”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代表作品:《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全十八部)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由北 宋史 学家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记录了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的宏大 历史 ,并以史料分析帝王人臣的品德善恶,治国理政的政策得失,总结王朝更替的经验教训,被视为 古代 君臣士人的治世教科书,历代学者如王应麟、胡三省、顾炎武、王夫之、梁启超等,都对《通鉴》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予至高评价。即使在现当代,《通鉴》也有重大影响,一生对历史研究孜孜以求的毛泽东,所读历史典籍的规模之巨难以 统计 ,但他最为钟情的还是《资治通鉴》,反复研究、批注、 阅读 达17遍之多。

由于《资治通鉴》为文言文, 现代 人阅读多有不便,1983—1993年,柏杨倾注十年,将《通鉴》全书翻译为白话文,使得原本晦涩难解的文言文《资治通鉴》,从此有了平易可亲的一面。柏杨在翻译《资治通鉴》时,还从现代多元 文化 背景出发,对史实做出角度宽广的观察与评论,用“柏杨曰”的形式,注入自己的历史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表达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领悟与感受,以示与原著中“臣光曰”的不同立场。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柏杨颇具广泛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被公认为是当代ZUI适合阅读的白话版《资治通鉴》。

柏杨(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原名郭定生,河南辉县人,中国当代作家。20世纪50年代起,以郭衣洞之名从事小说创作,为写作生涯之始。20世纪60年代,用柏杨笔名为台湾《自立晚报》及《公论报》撰写杂文,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ZUI伟大的杂文家,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之一。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柏杨晚年,更尽十年之力译写司马光《资治通鉴》,皓首穷经,大作始成。其《通鉴》系列作品,成为柏杨史学成就的高峰,为当代“通鉴学”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代表作品:《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下载地址

本站夸克网盘精选资源合集:https://pan.quark.cn/s/936c760dd840

冲上云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83243.html

(0)
收藏 (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 支付宝 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