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高其才,男,19 6 4 年9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 法学 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1985年 7 月在重庆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8月在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5月在 中国 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5年7月至1997年11月,在武汉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法律 系 工作 ;1997年12月至今,在清华大学法律系、法学院任教。
主要从事法 理学 、法 社会 学的教学和 研究 工作,研究专长为中国习惯法、中国司法、 乡村 治理。独著有《中国习惯法论(初版、修订版、第三版)》《中国少数 民族 习惯法研究》《瑶族习惯法》《习惯法的 当代 传承与弘扬》《村规民约传承习惯法研究》《通过村规民约的乡村社会治理》《民法典编纂与民事习惯研究》《国家政权对瑶族的法律治理研究》《多元司法——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方式及其变革》《桂瑶头人盘振武》《乡土法学探索》《法 社会学 》《司法制度与法律 职业 道德(第二版)》《野行集----与法有缘三十年》《跬步集——五十自述》等;合著有《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瑶族 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司法公正观念源流》、《基层司法——社会转型时期的三十二个先进人民法庭实证研究》《乡土司法——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分析》《 政治 司法——1949—1961年的华县人民法院》《当代中国法律对习惯的认可研究》《乡土法杰研究》《乡规民约实证研究》等;主编“中国司法研究”书系、“习惯法论丛”、“乡土法杰”丛书,第一总主编《南方主要少数民族乡规民约与社会治理研究丛书》;发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两难境地》《法理学发展值得 思考 的几个问题》《 现代 立法理念论》《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当代中国法律适用中的关系因素—— 文化 视角的实证分析》《法社会学中国化思考》《民法典中的习惯法:界定、内容和意义》等论文。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