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兰·巴尔特, 法国 著名结构主义 文学 理论 家与 文化 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 4 7 -1962)、高等 研究 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 世界 大战后法国文学 思想 界前后 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 散文 大家之一。内容简介
1966年,罗兰·巴尔访问 日本 。此后,他又两次到访东京。对巴尔特而言,日本之旅充满想象、体验以及愉悦。“我得到了一种完美的、强烈的、既深沉又微妙的快乐。”在1970年成书的《符号 帝国 》中,巴尔特把日本人 生活 的诸多方面均看做是日本文化的各种符号—— 语言 、膳食、 游戏 (柏青哥 )、 城市 、文具店、 诗歌 (俳句),甚至眼皮,这些“能指符号”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意义。在巴尔特看来,日本文化现象的精髓便是具有禅宗意味的空无性。追随巴尔特独特的思想脉络,在全书26篇 随笔 式的叙述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巴尔特作品中鲜有的文学格调,体会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巴尔特也是位唯美主义理想者”,也可以对日本 社会 及其背后的文化本质有崭新的认识。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