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亚志,1926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现辛集市)农村。19 4 1年后入冀中抗属子弟中学、抗大二分校附中、陕甘宁边区抗大七分校 学习 。195 7 年至1960年毕业于 南京 军事 学院。1946年2月后长期在中央军委总参作战部和志愿军司令部做参谋 工作 。50年代在 彭德怀 办公 室任军事参谋(秘书),60年代在周恩来办公室任军事秘书,后任总参作战部副处长。七八十年代相继担任国防科委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政治 部干部部长,纪委委员等职。1986年离休后曾参加《彭德怀传》和《周恩来军事文选》的编审事务。沈志华,1950年4月生。1979—1982年为 中国 社会 科学 院研究生院 世界 历史 专业硕士研究生(肄业)。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冷 战国 际史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 大学兼职教授, 美国 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冷战 国际史项目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冷战史、 苏联 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 战争 。代表作有《苏联专家在中国》、《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中苏关系史纲》、《 思考 与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等,并主编三十四卷本《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三卷本《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八卷本《美国对华 情报 解密档案(1948—1976)》等文献资料集。
李丹慧,1954年6月生。198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冷战国际史研究》杂志主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史、 当代 中国外交史。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主编《中国与 印度 支那战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 社,2002年)等书。
内容简介
《彭德怀军事参谋的 回忆 :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见证》以“批判口述史学”的 方法 ,将当事人的口述回忆与档案资料的鉴别以及学者的研究相结合,对1950年代的中苏军事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思考。《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见证》认为,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军事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合作关系,它是新的中苏同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苏两国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中苏军事关系既包括两国之间提供军事贷款及武器装备、培训军事人才及交流军事 技术 等一般意义上的相互援助和协作,又包括在战争状态下双方之间的 协同 作战,以及在和平时期双方为保障国家 安全 、进行国土防御而采取的有计划、有 组织 的联合军事行动。但到195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的产生并加深,以及对处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立场的不同,两国关系从蜜月走向破裂。由此,双方在和平 环境 中的军事合作再也没有呈现过令人满意的局面,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实际已趋向式微。
王亚志,1926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现辛集市)农村。1941年后入冀中抗属子弟中学、抗大二分校附中、陕甘宁边区抗大七分校学习。1957年至1960年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1946年2月后长期在中央军委总参作战部和志愿军司令部做参谋工作。50年代在彭德怀办公室任军事参谋(秘书),60年代在周恩来办公室任军事秘书,后任总参作战部副处长。七八十年代相继担任国防科委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政治部干部部长,纪委委员等职。1986年离休后曾参加《彭德怀传》和《周恩来军事文选》的编审事务。
沈志华,1950年4月生。1979—1982年为中国 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肄业)。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