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俞可平,著名学者, 政治 学家,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与 经济 研究中心创始主任, 哲学 政治学 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因倡导“治理”、“善治”、“增量民主”、“政府 创新 ”、“动态稳定”、“协商民主”而广受关注。2006年因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轰动,2008年被 中国 经济体制 改革 研究会评选为“改革开放30年30名 社会 人物 ”,2011年被 美国 《 外交 事务》杂志评选为“2011年 全球 百名 思想 家”,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治理与善治、 全球化 、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德﹞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 德国 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治 科学 与 东亚 研究资深教授。 20世纪 60 年代 末开始研究中国问题,并曾于70年代末在中国 工作 ,先后围绕个体经济部门、 农村 城市 化、民营 企业 家、知识分子在 决策 中的作用、少数 民族 企业家 、城乡居民政治参与、 环境 治理、地方官员、政府与民营企业家关系等问题在中国进行实地调查,并用德语、 英语 、汉语发表了40多部著作。
﹝德﹞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德国维尔兹堡大学 当代 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中国地方政治、中国改革的政治 经济学 与中国的社会分层和政治 文化 。
内容简介
欲了解当代 世界 ,就要了解当代中国;欲了解当代中国,就要了解当今的中国 共产党 。这本《中共的治理与适应:比较的视野》,就是一本集中分析中共自身的治理能力与中国的政治发展的编著。……内容不仅涉及到了党与 国家 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涉及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结构 、功能、合法性、适应性、治理能力、执政方式和 领导 体制,以及当代中国的政治稳定、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公共服务和城市化进程。……我认为,敢于对中国研究中的流行理论和范式提出挑战,并且提出新的概念框架和分析视角,是《中共的治理与适应》的最大特色。——俞可平
“ 西方 ”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是哪种体系是“最好的”体系,强调的是 法律 和权利的重要引导作用。而在传统中国政治哲学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治”,避免“乱”。……相反,我们的看法是,政治学显然还没有发展起合适的工具和范畴,可以对像中国这样的威权政治体制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在这种背景下,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理解21世纪中国政治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前提条件、限度与潜能。《中共的治理与适应》收录的文章对于这场复杂进程中的相关面向进行了宽泛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体系过去的适应历程提供了论证,同时也使得我们更加清楚它在 未来 所面临的挑战。——〔德〕托马斯•海贝勒 〔德〕安晓波
---------------------------------------------------------------------------------
《中共的治理与适应:比较的视野》源于2014年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联合主办、南昌大学承办的“国际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从来自中国、德国、美国、 英国 、 澳大利亚 、 荷兰 等国的数十名专家学者所提交的高质量学术文章中精选出14篇文章结集而成,其中中 国学 者6篇、国外学者8篇。全书主题集中,视野广阔,辑成“中国共产党与意识形态变迁”、“地方政府与中国发展”、“社会治理与政治参与”三大部分,主要内容涉及党与国家、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结构、功能和治理能力,以及当代中国的政治稳定、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城市化进程,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变革 逻辑 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俞可平,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哲学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因倡导“治理”、“善治”、“增量民主”、“政府创新”、“动态稳定”、“协商民主”而广受关注。2006年因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轰动,2008年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为“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2011年被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评选为“2011年全球百名思想家”,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治理与善治、全球化、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
﹝德﹞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德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治科学与东亚研究资深教授。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国问题,并曾于70年代末在中国工作,先后围绕个体经济部门、农村城市化、民营企业家、知识分子在决策中的作用、少数民族企业家、城乡居民...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