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培林, 中国 社会 科学 院副院长、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社会学 研究》编委会主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兼任***学位委员会委员、 国家 社科 基金 评审委员会社会学组召集人、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 经济 体制 改革 的社会学分析》( 1 99 5 )、《村落的终结》(2004)、《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2005)、《和谐社会十讲》(2006)、《李培林自选集》(2010)、《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2013)、《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2014)。主编年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内容简介
《 当代 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揭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基于大量的 统计 数据 和调查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近40年来工人队伍空前壮大,农民工成为新生力量;农民数量大规模减少,并且日趋分化和高龄化;专业 技术 人员成为中产阶层的主力;私营 企业 主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产生;等等。《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认为,阶级阶层结构变动表现出一些新特征、新挑战,包括利益格局多样化发展,社会依然充满活力;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矛盾重叠,产生一些两难选择;工农基础阶级的构成发生深刻变化,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一个过程;处理好精英群体与大众群体的关系至关重要,要避免社会认同危机和社会分裂;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要不断提高依法、依规、靠制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还回答了围绕着阶级阶层的一些热点议题。例如,怎样理解工人阶级是 领导 阶级?当前收入差距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社会阶层真的“固化”了吗?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和中产阶层有多大规模?中同农民怎样才能普遍富裕起来?现阶段的贫富矛盾、劳资矛盾、干群矛盾是一种什么样的矛盾?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为何没有引起社会震荡?为什么当前很多民生问题表现为 教育 、 医疗 、 环境 等公共 产品 供给问题?什么是新集群 行为 或非直接利益冲突?为什么说要警惕权贵主义和民粹主义?
《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指出要正确处理现阶段阶级阶层关系,必须充分认识解决阶级阶层矛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前解决阶级阶层矛盾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解决阶级阶层矛盾的长期任务;解决阶级阶层矛盾需要全面贯彻民主法冶,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的群众 工作 ,要引导社会舆论和把握社会心态。
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 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 未来 的走向,因此要加强对新时代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的研究,做好在这方面未来发展的顶层 设计 ,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 现代 化谋篇布局。
李培林,中国 社会科学 院副院长、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编委会主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兼任***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社会学组召集人、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1995)、《村落的终结》(2004)、《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2005)、《和谐社会十讲》(2006)、《李培林自选集》(2010)、《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2013)、《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2014)。主编年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