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了八篇文章。《嘉靖律政风云》、《认同与自由》、《重绘〈伤痕〉》、《伤痕》、《流浪广州》、《失落的 天文 台》、《私人 文学 史(续二)》和《比疯狂还疯狂的想象》。
自从关注徽州丝绢案(见《读库1 7 02》)之后,马伯庸便对徽州文书产生了很大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阿风老师的《从〈杨干院归结始末〉看明代徽州 佛教 与宗族之关系—— 明清 徽州地方 社会 僧俗关系考察之一》,在里面第一次得知了杨干院的事迹。各种机缘巧合之后,在《 明史 研究》上看了由周绍泉、阿风点校注释的《杨干院归结始末》,又参考一系列相关论文,整理素材线索,写成这篇以一座古寺和一座孤坟为主角的《嘉靖律政风云》。
马伯庸在后记里写道,与其说是 写作 ,其实更像是一个 学习 的过程。
几十年来,头巾在 德国 乃至 欧洲 都是不容回避的焦点。对于一些人,它是一种坚持,是自由的象征,是多元与共存的标志。对于另一些人,它是一种对立,是奴役的体现,是危险与分化的符号。旅德 法律 学者周翠在长文《认同与自由》中盘点了2000年到2016年的若干案例,详细列举各庭的裁判理由,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各方的激烈交锋。时至今日,各式各样的“头巾案”仍在不断涌现。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刊发卢新华的短篇 小说 《伤痕》,引起全国几千万文学读者的轰动,就此开启了一个 文化 新时期——“伤痕文学”。《连环画报》杂志编辑吴棣到哈尔滨找到他的兵团画友李斌、刘宇廉和陈宜明约稿,请他们将小说改编为连环画。次年三月,水墨连环画《伤痕》发表。
1980年代,《伤痕》的原稿丢失,促成作者之一李斌在年近七十之际下决心重画这套稿子。油画《伤痕》断断续续终于2018年春节前完成,首发于2018年 4 月号《连环画报》。李斌的老友嘉蔚在《重绘〈伤痕〉》里记录了始末,我们也将这四十六幅作品全数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流浪广州》是叶小果于2017年5月到6月上旬对李正龙的采访记录。2001年10月25日,四十四岁的 台湾 人李正龙第三次来到广州,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台湾。讨债、当拉客仔、捡垃圾、做人体模特,去网吧麦当劳肯德基过夜、露宿立交桥下、住在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不打烊书店,他熟悉广州哪里可以免费洗热水澡、免费游泳。从前是富二代或富三代的他说,年轻的时候,没想到自己的一生都在流浪。
很少人知道 北京 市区北部的回龙观再往北的城乡接合部藏着一座专业天文台——北京天文台沙河站。张超和孙媛媛是国家天文台的同事,时不常会找天文台的老人聊天,《失落的天文台》从设备仪器着手,记录这个北京天文台最早的 工作 基地,如何一步步变成“小而全、杂而乱”的天文观测站,到最终停止科研观测活动成为天文 科普 教育 基地。
孙玉祥曾在《读库1305》和《读库1503》发表《私 人文 学史》,此次继续带来这一系列的续篇。那个灾难岁月,仅有的几《读库1804》成为我们共同的 粮食 ,并提供给 阅读 者各种文化 基因 和线索。
平行 宇宙 是这些年非常热门的概念,这一概念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54年 美国 物 理学 家埃弗里特提出的“疯狂”想法。在《比疯狂还疯狂的想象》里,汪诘梳理了关于平行宇宙的起源、模型、争议和猜想。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