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A.Kittler,1943—2011), 德国 柏林洪堡 大学 美学 与 文化 研究学院教授,耶鲁大学特聘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特聘访问教授,继麦克卢汉之后最重要的媒体理论家之一,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德里达”。代表作有《话语 网络 1800/1900》《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等。邢春丽,北京航空 航天 大学外 国语 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 英语 语言 文学 博士。2008—2009学年 美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5—2016学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
内容简介
“媒介决定我们的现状。”
1880年前后,分别代表声学、光学和 文字 储存 技术 的留声机、电影和打字机相继问世,打破了活字印刷术长达四个世纪的书写垄断。这不仅开启了用 数据 流记录 人类 记忆 的新时代,更重要的是,人类的 信息 感知和 思维 模式从此发生了根本改变,这种改变影响至今。
留声机第一次 成功 复制下人类 生活 中的 白噪音 ,电影特技变成了灵魂的模型,操作不便的书写球造就了尼采的简洁风格……
在《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中,弗里德里希·基特勒带我们亲历了这三种技术从发明到接受,再到相互关联的 历史 ,回顾了与之相关的轶事、文学文本和 哲学 断片,并在其中展开对记忆与书写、技术与意识、媒体与 艺术 等终极问题的 思考 。
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A.Kittler,1943—2011),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美学与文化研究学院教授,耶鲁大学特聘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特聘访问教授,继麦克卢汉之后最重要的媒体理论家之一,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德里达”。代表作有《话语网络1800/1900》《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等。
邢春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 语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博士。2008—2009学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5—2016学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