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筱山纪信, 摄影 家。1940年生于东京,1959年进入 日本 艺术 大学 艺术学 部摄影系。在学期间进入 广告 公司LIGHT PUBLICITY,并在《相机每日》、《朝日相机》发表作品,获日本摄影批评家协会新人奖。1970年代起步入创作的成熟阶段,屡获大奖,出版重要作品《晴天》、《家 》、《巴黎》。1976年,代表日本国家馆参加 意大利 威尼斯双年展。在大众领域亦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1980年开始为杂志《写乐》拍摄一线明星写真,出版重要作品《宫泽理惠写真集》《少女馆》等,在女体写真领域确立了权威地位,并活跃至今。
中平卓马,摄影家,摄影评论家。1938年生于东京, 1958年进入东京外 国语 大学 西班牙 语系就读。毕业进入《 现代 之眼》担任编辑,1968年与高梨丰、多木浩二共同创办摄影同人志《挑衅》,森山大道于第二期加入,对日本战后摄影产生重大影响。1970年出版摄影集《为了该有的 语言 》,隔年参加巴黎青年双年展。1973年发表评论集《为何是 植物 图鉴》, 1976年与篠山纪信于《朝日相机》共同连载 《决斗写真论》,以犀利的笔锋为人称道。
1977年,本书集结出版前,因酒精中毒紧急送医,造成逆行性 记忆 丧失。丧失记忆与 逻辑 能力后,将摄影当做作息般的生理 行为 ,每天外出拍照,被称为“成为相机的男人”。 2015年,因肺炎在横滨市某医院去世,享年77岁。
译者 黄亚纪, 台湾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写真物语 日本摄影大师语录1889-1989》作者,杉本博司、荒木经惟、森山大道的译者,AURA摄影杂志创办人。台湾大学 社会 学习 毕业后赴美日学习 当代 艺术与摄影,经历台北、上海、东京伦敦等地的艺术 工作 ,长期在华语圈撰写摄影相关 文字 ,并策划中平卓马、蜷川实花作品的首次台湾展出,和荒木经惟、森山大道、北井一夫等人的北京个展。
内容简介
1976 年,知名摄影杂志《朝日相机》,邀请从事评论并宣布放弃摄影的中平卓马和声势如日中天的摄影家筱山纪信合开专栏。由筱山提供摄影作品和引言,中平则撰写深刻而尖锐的评论文字,《决斗写真论》于焉诞生。一年中,两人透过家、晴天、寺、街区、旅途、 印度 、工作、风、妻、平日、插曲 、巴黎与明星这13个主题,对“摄影是什么?”“观看是什么?”“摄影的行为是什么?”“摄影家又是什么?”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索。
中平大学时学习西班牙语,对 哲学 、 美学 理论以及语言学有浓厚兴趣,他的评论文字赤裸、尖锐充满了思辨性,强调以摄影行为来探索“自我”与“ 世界 ”的关系,至今读来依然前卫。筱山纪信是日本少有的在 商业 和艺术领域都获得认可的摄影师。他为众多时尚杂志拍摄艺人写真,同时,以稳健而冷静的镜头拍摄大量艺术写真,记录旅途和静物。迥然不同的两人碰撞出的火花给彼此和摄影都带来了更多可能。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