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

出版刊物 2024-12-19 1136 0


作者简介

陈平原,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1987年6月毕业于 北京 大学,获 文学 博士学位。先后任北大中文系讲师(1987年起)、副教授(1990年起)、教授(1992年起)。现为北大中文系 现代 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 中国 文化 研究中心召集人、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在 日本 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德国 海德堡大学、 英国 伦敦 大学以及 香港 中文大学、 台湾 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近年 关注 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 、中国 小说 与中国 散文 、现代中 国学 术、图像研究等。曾被 国家 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 人文 社会 科学 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2)、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集体,1999)、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集体,2001)、首届全国比较文学优秀著作一等奖(1990)、首届王瑶 学术 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等。先后出版《在东 西方 文化碰撞中》、B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千 古文 人侠客梦》、《小说史:理论与实践》、《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老北大的 故事 》、《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中国大学十讲》、《触摸 历史 与进入五四》等著作三十余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 文集 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

内容简介

“三联讲坛”系列丛书精选了一批有特色的大学选修课、专业课及有影响的 演讲 录音 整理 成书,自《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与 鲁迅 相遇》(钱理群)推出后,原汁原味的“名师课堂”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这本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的《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即是丛书中最新的一种。

五四新文化 运动 期间,陈独秀认准“古文”该死、“白话”当活,把古文十八家列为“十八妖魔”。陈平原在北大开设研究生选修课“明清散文十八家”,也算是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打扫战场”,呈现当初情急之余,被当作脏水泼掉的“明清之文”的另一侧 。希望借助十八家文章,呈现三百年间(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中国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并引发大家对这一古老文体的兴趣。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即脱胎于课堂讲录,只不过由十八家缩减为李贽、陈继儒、袁宏道、张岱、黄宗羲、顾炎武、全祖望、姚鼐、汪中九家。以这些文人、学者的为人与为文为研究个案,分析其 创作 特色与风格路数,不惟强调“知人论世”,抑且企求“尚友古人”。本 课程 强调 读书 时的 个人 体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夹叙夹议中的文本分析等;置身“讲坛”丛书,依然保留了原先的闲文与穿插。

由于采纳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互支援的范式,既凸显了这九位散文家的 人生 轨迹与文学 世界 ,又会通勾勒出文学史脉络与风貌,同时对文学生产、社会背景、市民 生活 这些影响、制约文学发展的因素也有精到的描述或阐释。不避口语、原汁原味现场氛围使普通读者也能借 阅读 身临其境地感知高校讲堂、学术动态及前沿问题。

在作者看来,自 周作人 、林语堂始,直到当下仍为一般人推崇的晚明小品,乃典型的“文人之文”,独抒性灵,轻巧而倩丽;而不太被看好的清代文章,则大都属于“学者之文”,注重典制,朴实但大气。

陈平原,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1987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北大中文系讲师(1987年起)、副教授(1990年起)、教授(1992年起)。现为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学术、图像研究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 社会科学 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2)、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集体,1999)、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集体,2001)、首届全国比较文学优秀著作一等奖(1990)、首届王瑶学术...

下载地址

本站夸克网盘精选资源合集:https://pan.quark.cn/s/936c760dd840

冲上云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56032.html

(0)
收藏 (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 支付宝 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