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柳德米拉·克里亚科娃, 俄罗斯 科学 院乌拉尔分院 历史 与 考古 研究 所研究员、乌拉尔国立大学教授。近年来致力于 领导 乌拉尔地区辛塔什塔 文化 研究的国际项目。安德烈·叶皮马霍夫,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博士、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副教授。主持多处辛塔什塔文化遗址和墓地的发掘 工作 。
译者陈向,1990年毕业于 北京 大学历史系 世界 史专业,曾在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从事图书编目分类工作。后留学捷克,进修 外语 。业余 时间 从事世界 古代 史、内陆欧亚史的 学习 和 翻译 工作。
内容简介
乌拉尔地区在 地理 上是 欧洲 和 亚洲 的天然分界,历史上是不同文化和人群交流的十字路口。发端于此的诸多 考古学 文化席卷欧亚草原,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历史。随着“ 中国 青铜 文明 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有一部分即来自欧亚草原地带”的共识逐渐形成,欧亚草原考古资料的共享日益重要。由于受到高度 军事 管制,直到《欧亚之门》问世之前,从乌拉尔山脉到西 西伯利亚 以及哈萨克斯坦北部,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地图上仍是空白。
两位俄罗斯考古学家介绍了该地区公元前 4 000年晚期至公元前1000年早期的历史,对欧亚冶金 技术 的发展、游牧 民族 的兴起、 社会 结构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有 价值 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把了解欧亚大陆历史之门的关键之匙,突破地域壁垒,打开这扇久掩的“欧亚之门”。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