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大江健三郎(1935~) 日本 作家。出生在爱媛县森林中的一个小山村,195 4 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热中于 阅读 萨特、加缪、福克纳和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于195 7 年5月发表《奇妙的 工作 》。在这一年里,大江还相继发表了习作《死者的奢华》、《人羊》和《他人的脚》等短篇 小说 。自此,大江作为学生作家开始崭露头角,1958年又发表了《饲育》和《在看之前便跳》等短篇小说,其中《饲育》获得第39届芥川奖,使得这位学生作家被视为 文学 新时期的象征和代表;而稍后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摘嫩菜打 孩子 》,则更是决定性地把他放在了新文学旗手的位置上。1959年3月,大江从东京大学法文专业毕业,同年,作者接连发表了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和 随笔 《我们的性的 世界 》等作品,开始从性意识的角度来观察 人生 ,试图表现都市青年封闭的内心世界。对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生涯来说,19 6 3年是个非常重要的年头。在这一年里,他的长子大江光出世了。原本这应该是一桩喜事,却给这位28岁的青年作家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婴儿的头盖骨先天缺损,脑 组织 外溢,虽然治疗免于夭折,却留下了无法 治愈 的后遗症。也是在这一年的夏天,大江健三郎还去广岛参加了原子弹在广岛爆炸的有关调查,走访了许多爆炸中的幸存者,可以认为,这两件都与 死亡 相连接的事给这位作家带来了难以言喻的苦恼和极为强烈的震撼,使他把小的“死”(残疾病儿大江光的死的威胁)与大的“死”(全 人类 所面临的核武器爆炸的死的威胁)联系在一起,认为死亡的危险正经常性地显露出来。这种 思考 又使得作者在 生活 中不得不时时意识到死亡,并且将这种生活态度自觉不自觉地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发表了?《 个人 的体验》(1964)和《核时代的森林隐遁者》(1968)等一系列以残疾人和核问题为主要题材的作品,具有较浓厚的人道主义倾向。就其文艺特色而言,在更成熟地借鉴 西方 现代 派文学 技巧 的同时,充分运用日本文学传统中的想象,把现实与 虚构 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还有《日常生活的 冒险 》(1964)、《洪水淹没我的灵魂》(1968)等长篇小说。此外,大江在随笔和文学评论领域也非常活跃,著有《广岛 日记 》(1965)、《作为同时代的人》(1973)和《小说 方法 》(1978)等作品和文论。内容简介
《被偷换的孩子》是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对其妹夫伊丹十三(日本知名导演)的自杀而感悟出的新作。伊丹十三与大江在高中时代即是亲密好友,两人对 艺术 创作的共同热情使得这段情谊延续了半个世纪,伊丹自杀前留下了30卷录音带,成了大江怀念挚友的管道,他试着与死者的灵魂 沟通 。
才华出众的 电影 导演吾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自杀身亡。作为他的好友和妹夫,长江古义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他倾听吾良留下的数十盒录音带,通过与死者灵魂进行交流的方式,试图揭开吾良自杀之谜。在这个过程中,古义人与吾良共同度过的年少时光逐渐清晰地展现出来。而吾良生前创作的素描的发现,使得事实的真相一步步向古义人逼近……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作家。出生在爱媛县森林中的一个小山村,1954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热中于阅读萨特、加缪、福克纳和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于1957年5月发表《奇妙的工作》。在这一年里,大江还相继发表了习作《死者的奢华》、《人羊》和《他人的脚》等短篇小说。自此,大江作为学生作家开始崭露头角,1958年又发表了《饲育》和《在看之前便跳》等短篇小说,其中《饲育》获得第39届芥川奖,使得这位学生作家被视为文学新时期的象征和代表;而稍后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摘嫩菜打孩子》,则更是决定性地把他放在了新文学旗手的位置上。1959年3月,大江从东京大学法文专业毕业,同年,作者接连发表了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和随笔《我们的性的世界》等作品,开始从性意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试图表现都市青年封闭的内心世界。
对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生涯来说,1963年是个非常重要的年头...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