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一个或所有问题

出版刊物 2024-12-14 637 0


作者简介

赵汀阳, 中国 社会 科学哲学 研究所研究员,中国 社会科学 院学部委员。主要代表作有《论可能 生活 》(1994)、《天下体系: 世界 制度哲学导论》(2005)、《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 政治 哲学》( 2009 )、《第一哲学的支点》( 2013 )、《天下的 当代 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 2016 )、《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2016)、《四种分叉》( 2017 )、《 历史 ·山水·渔樵》( 2019 )等。 2023 年三联书店将陆续出版“赵汀阳集”。

一个或所有问题

内容简介

哲学起源于 思想 对人的存在方式或思想方式的反身困惑,不可思议的命运、无法回避的苦难、一筹莫展的悖论和难以解决的矛盾才是哲学必须面对的。哲学反思困难和苦难,不研究快乐和幸福,除非快乐变成了 灾难

读了《一个或所有问题》 ,才知道有人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立刻要教给哲学说中国话。余不幸选上哲学这行当,成天读 外国 人的 文字 ,心里早有怨气,今天读到中国人自己写的哲学,不说“符码”“ 逻辑 斯蒂”“此在”,直截了当说“语词”“道理”“人”,读着就畅快。不仅文字如此, 思考 问题的方式也是原生的,你不在各种学说的夹缝里兜圈子,直赴问题本身,我相信这是真正从事哲学的不二法门。大概也因此,书写得生气勃勃。

——摘自陈嘉映《哲学的用途——致赵汀阳》

--

赵汀阳的原创哲学作品,提出“创世存在论”的形而上学论断,其核心观念,是创造者视域和动词哲学,这是传统哲学因 文化 或历史原因而错过的重要问题。很久以来,创造者和创世论的问题“法定地”归属于神学,人的思想身份被设定为认识者,而认识者的视域落在了“名词哲学”上,研究如何知道“什么是什么”。追踪名词的视力看见了静态事物,但对于动态行为就视线模糊了。名词无法说明动词,而 人类 行为及其创作困境都是动词造成的,名词 思维 不足以穿透甚至错过了人类的存在何以存在的存在论问题。

人类作为创造者,思想对象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于是,可能世界从逻辑概念变成了如何为存在建立秩序的创世存在论问题。 自然 没有指定人类必然和必须产生如此这般的 文明 ,历史性的文明创制并非基于必然的真理,而是基于对可能性的选择和 设计 ,所以说,本源始于创制,或者,创制即本源,因此,把可能性创制为现实性就是一个存在论的本源问题。

--

赵汀阳集书目

第一哲学的支点 a foundation for first philosophy: from cogito to facio

一个或所有问题 one or all problems

寻找动词的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on verbs

跨主体性 trans-subjectivity

秩序的理由 the viability of orders

历史,山水,渔樵 historicity, naturality and tellers of histories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代表作有《论可能生活》(1994)、《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2009)、《第一哲学的支点》(2013)、《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2016)、《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2016)、《四种分叉》(2017)、《历史·山水·渔樵》(2019)等。2023年三联书店将陆续出版“赵汀阳集”。

下载地址

本站夸克网盘精选资源合集:https://pan.quark.cn/s/936c760dd840

冲上云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49850.html

(0)
收藏 (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 支付宝 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