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大卫•米切尔 一九六九年生于兰开夏郡,在伍斯特郡马尔文丘陵长大。于肯特大学攻读 文学 期间,在书店 工作 过一年。一九九四至二二年八载客居 日本 广岛,并在此期间开始 写作 。第一部长篇《幽灵代笔》于一九九九年 出版 ,获“贝蒂•特拉斯克奖”。其他长篇有《九梦》《云图》(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和《绿野黑天鹅》。《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是其最新长篇。作品被 翻译 成十多种 文字 。已婚,现居爱尔兰。 A. S.拜厄特 著有《 儿童 书》、《占有》和“四部曲”:《花园中的处女》《静止的 生命 》《巴别塔》和《吹口哨的女人》。 安德里亚•斯图亚特 在巴巴多斯、牙买加和 美国 长大,现居伦敦。《血流成糖》节选自同名长篇家族 故事 。 雷切尔•塞夫特 一九七一年生于牛津。教书,写作。首部长篇《漆黑的房间》入围二一年布克奖短名单,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国际笔会奖。 哈里•孔兹鲁 生于一九六九年,在埃塞克斯长大。获文学和 哲学 学位,然后干着“平平常常的垃圾工作”,一边寻求机会出书。他采写的文章刊登于《卫报》《连线》《身份》《 经济 学家》和《伦敦书评》等刊物上。曾任《墙纸》杂志 音乐 编辑,《缄默》杂志特约编辑。一九九九年,获评《观察家》年度 旅行 作家。著有《印象派》(2002)、《变速器》(200 4 )、《我的 革命 》(200 7 )等长篇和短篇集《噪音》(2005)。 石黑一雄 一九五四年出生于日本长崎,一九六年随父母移民 英国 。他曾就读于肯特大学,并获得东英吉利大学 创意 写作硕士学位。一九八二年,他成为英国公民,正好可以入围翌年举办的第一届“英国最佳青年 小说 家”评选。他的第二部小说《浮世画家》被评选为一九八六年“惠特布雷德奖”年度小说。一九八九年,他以第三部小说《长日留痕》获布克奖。他于一九八三年和一九九三年两次入选“《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 马克•哈登 生于北安普敦。著有畅销书《一条狗的夜间神秘意外事件》。新作《红房子》于二一二年出版。 杰夫•戴尔 著有十余部 虚构 及 非虚构 类作品。其中, 摄影 史《此时此刻》入围二七年“塞缪尔•约翰逊奖”短名单。近作《杰夫在威尼斯, 死亡 在瓦拉纳西》于二九年出版。 约翰•伯恩赛德 常居苏格兰,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任教。已出版多部长篇小说及 诗集 。获得过“惠特布雷德奖”最佳诗集和“T.S.艾略特奖”等奖项。 罗宾•罗伯逊 已出版三部诗集:《油漆过的田野》《慢空气》和《疑惑》。二六年,《疑惑》获“福沃德奖”最佳作品集。译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乔•邓索恩 一九八二年生于威尔士,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硕士毕业。在校期间开始创作《潜水艇》,小说于二八年出版,获英联邦最佳处女作奖,并改编成 电影 。短篇小说、 诗歌 、 新闻 作品发表于《卫报》《独立报》《 金融 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诗歌评论》等刊物。第二部长篇《荒野弃生》于二一一年出版,并于二一二年获专为作家第二部小说颁发的安可奖。现居伦敦。 罗斯•瑞森 生于约克郡。著有长篇小说《吃水线》和《上帝自己的国度》两部。 盖瑞•扬格 在斯蒂文艾治长大。《卫报》和《国家》专栏作者。著有《哪儿都比不上家:一个黑色英国人的美国南方之旅》,以及《我们是谁——这个问题在二十一世纪重要吗?》。 威廉•博伊德 著有多部长篇、短篇小说集及电影剧本,并执导了电影《战壕》。《平淡的暴风雨》乃其近作。《格兰塔》第一百期特约编辑。 哈尼夫•库雷西 入选一九九三年“《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长篇小说包括《郊区居民的佛》《黑色唱片》《亲密》,以及《告诉你一些事情》。 珍妮特•温特森 生于一九五九年。首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获一九八五年“惠特布雷德奖”。其他作品包括《激情》《给樱桃以性别》《写在身体上》等。 罗伯特•麦克法兰 《意识之山》获二三年“《卫报》首作奖”。他是剑桥伊曼纽尔学院董事。《荒野之地》乃其近作。 萨拉•沃特斯 一九六六年生于威尔士,文学博士。曾在书店、图书馆和高校工作,现全职写作。已出版五部长篇:《轻舔丝绒》《半身》《荆棘之城》《守夜》和《小小陌生人》。获得过多种奖项。内容简介
《格兰塔》是 世界 上最著名的文学杂志之一。它1889年创刊于英国剑桥大学,名字取自剑桥附近的格兰塔河,是剑桥大学的一份学生刊物。1970年,《格兰塔》因资金等原因停刊。1979年,两个剑桥大学的美国留学生比尔•巴福特和乔纳森•莱维对当时文坛沉闷的氛围很不满。为了撼动既有的文学格局,便接手《格兰塔》,以季刊的形式重新出版。
《格兰塔》打出的口号是一份“新写作杂志”。他们每期设定一个主题,重点推出英美文坛年轻作家的文学作品。三十四年来,《格兰塔》紧扣宗旨:“让读者免于沉闷;成为英国 文化 的先锋;用有力、独特、原创的故事来展现”, 它每十年评选的“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名单,囊括了英国后来的大部分 名家 。许多享誉世界的大作家伊恩•麦克尤恩、萨尔曼•拉什迪、保罗•奥斯特、扎蒂•史密斯等作家的文学生涯,都是从《格兰塔》起步的。
《格兰塔》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迄今已有十多个国际版本。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九久 读书 人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终于联手启动《格兰塔》主题书的出版。
与 英文 版《格兰塔》每年定期出版四期不同,中文版《格兰塔》将为每年不定期出版二、三辑的主题系列书。第一辑主题“不列颠”,收入十八位英国老中青三代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 中国 读者熟悉的大卫•米切尔、A.S.拜厄特、石黑一雄、珍妮特•温特森、哈尼夫•库雷西、萨拉•沃特斯等著名作家,有威廉•博伊德、哈里•孔兹鲁、杰夫•戴尔等中国读者比较陌生的实力派作家,还有罗伯特•麦克法兰、乔•邓索恩等新生代作家,既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节选、 纪实 、 游记 散文 ,也有 戏剧 剧本、诗歌、图片专题,从各个方面反映英国的 历史 文化和 社会 风貌。
我们相信,《格兰塔》中文版第一辑是用各种形式来讲述一个精彩故事的绝妙范例。而怎样讲述故事,不仅仅是一个 美学 问题。它也是一个与哲学有关的问题。在这一辑的许多故事里,这还是与家园有关的问题,你的心在哪里?你忠心于谁?
大卫•米切尔
一九六九年生于兰开夏郡,在伍斯特郡马尔文丘陵长大。于肯特大学攻读文学期间,在书店工作过一年。一九九四至二〇〇二年八载客居日本广岛,并在此期间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幽灵代笔》于一九九九年出版,获“贝蒂•特拉斯克奖”。其他长篇有《九梦》《云图》(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和《绿野黑天鹅》。《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是其最新长篇。作品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已婚,现居爱尔兰。
A. S.拜厄特
著有《儿童书》、《占有》和“四部曲”:《花园中的处女》《静止的生命》《巴别塔》和《吹口哨的女人》。
安德里亚•斯图亚特
在巴巴多斯、牙买加和美国长大,现居伦敦。《血流成糖》节选自同名长篇家族故事。
雷切尔•塞夫特
一九七一年生于牛津。教书,写作。首部长篇《漆黑的房间》入围二〇〇一年布克奖短名单,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国际笔会奖。
哈里•孔兹鲁
生于一九六九年,在埃...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