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自证

出版刊物 2024-12-13 927 0


作者简介

姚治华,波士顿大学 哲学 博士,现为 香港 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 佛教 哲学、 印度 哲学、 宗教 哲学和心智哲学,主要著作包括The Buddhist Theory of Self- Cognition(Routledge 2005), Brahman and Da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与Ithamar Theodor合编,Lexington Books 2014 ), Nonexistent Object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On Knowing What There is Not(Bloomsbury Academic 2020 ),在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Comparative Philosoph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译者简介: 许伟,南京大学哲学学士, 中国 人民大学 中国哲学 专业哲学硕士,研究兴趣为唯识学和中国哲学。 余振邦,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研究硕士毕业,现就职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自证

内容简介

《自证》系香江哲学丛书之一。在佛教义理体系中,自证(svasaṃvedana或svasaṃvitti)意味着意识的反身性,这是由陈那(约公元五至六世纪)及其追随者所发展的佛教知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关于心识能否了知其自身的讨论,在佛教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和早期瑜伽行派中也有漫长的 历史 ,同样的问题后来也在中观和瑜伽行派的追随者之间产生论争。《自证》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佛教自证理论在陈那之前发展的著作,作者利用了大量一手汉语、巴利语、梵语和藏语资料,其中很多是第一次呈现于读者面前。《自证》为佛教心识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材料。

姚治华,波士顿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哲学、印度哲学、 宗教哲学 和心智哲学,主要著作包括The Buddhist Theory of Self- Cognition(Routledge 2005), Brahman and Da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与Ithamar Theodor合编,Lexington Books 2014), Nonexistent Object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On Knowing What There is Not(Bloomsbury Academic 2020),在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Philosop...

下载地址

本站夸克网盘精选资源合集:https://pan.quark.cn/s/936c760dd840

冲上云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48461.html

(0)
收藏 (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 支付宝 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