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保尔·艾吕雅(1895—1952), 法国 现 当代 著名诗人,原名欧仁·艾米尔·保尔·格兰代尔。他出生于巴黎北部的圣·德尼,这是一个逐步 现代 化的 工业 城市 ,其父为 会计 师,母亲是个裁缝。父亲后来又到巴黎 经营 地产生意。1912年夏季,艾吕雅害重病,不得不中断即将结束的学业。在达沃的疗养院里,他 阅读 了大量的作品,井开始尝试 文学 创作。一次大战中他作为护士被征召上前线。191 7 年他发表第一部 诗集 《责任与焦虑》。战后通过让·波朗的介绍,艾昌雅结识了布勒东和阿拉贡。192 4 年,一场 婚姻 危机使得艾吕雅独自一人远走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六个月后他返回法国,全身心投入超现实主义 运动 ,写出一批重要作品:《痛苦之都》(192 6 )、《 生活 的底层或 人类 金字塔》(1926)、《 爱情 与 诗歌 》(1929)等。艾吕雅与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画家们过从甚密,初期有马克斯·思斯特,后来又有毕加索。由于 政治 和 艺术 上的观点差异,艾吕雅与布勒东产生裂痕,到1938年终至分道扬镳,这期间他 出版 了《丰富的眼睛》(1936),《自由的手》(1937)、《 自然 之流》(1938)等诗集。诗人尽情地歌唱被征服的孤独, 女性 的导引作用以及一种广泛的兄弟般的友爱。二次大战期间,他积极参与抵抗运动,写了《诗与真》(1942,1943年增补重版)和《赴 德国 人的约会》(1944)等诗集。战后诗人出版了《没有中断的诗一集》(1946),还写了一些带有很强烈的政治倾向的诗,如《政治诗》(1948),《为所有人写的诗》(1948)。他的第二个妻子努淑的死给他打击极大,他为此几乎要自杀,只能从诗中来寻求安慰与平衡:《一堂道德课》(1919),《一切都可以说》(1951),《凤凰》(1951)。1952年11月18日,一场突发的心绞痛夺去了诗人的 生命 。1953年,艾吕雅的《没有中断的诗二集》出版,艾吕雅的诗不仅在形式上刻意 创新 ,而且还贴近现实,不懈而深入地探究爱情与 人生 的意义,正是这一点,使他成为20世纪法国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保尔·艾吕雅(1895—1952),法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欧仁·艾米尔·保尔·格兰代尔。他出生于巴黎北部的圣·德尼,这是一个逐步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其父为会计师,母亲是个裁缝。父亲后来又到巴黎经营地产生意。1912年夏季,艾吕雅害重病,不得不中断即将结束的学业。在达沃的疗养院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作品,井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一次大战中他作为护士被征召上前线。1917年他发表第一部诗集《责任与焦虑》。战后通过让·波朗的介绍,艾昌雅结识了布勒东和阿拉贡。1924年,一场婚姻危机使得艾吕雅独自一人远走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六个月后他返回法国,全身心投入超现实主义运动,写出一批重要作品:《痛苦之都》(1926)、《生活的底层或人类金字塔》(1926)、《爱情与诗歌》(1929)等。艾吕雅与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画家们过从甚密,初期有马克斯·思斯特,后来又有毕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