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

出版刊物 盘天下 | 网盘资源分享 2024-12-12 1171 0


作者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 Benjamin A. Elman, 1946年出生于 德国 慕尼黑,1980年获 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教授(1986—2001)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 历史 系双聘教授(2002-)。主要从事 中国明史清史 和 中国 思想 史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 文化 史(1000-1900)、中国 科学 史(1600—1930)、帝制晚期中国 教育 史以及中日文化史(1600-1850)。著作主要有《从 理学 到朴学——中华 帝国 晚期思想与 社会 变化面面观》(1984)、《 经学政治 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 文学 派研究》(1990)和《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2000)。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

内容简介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杰明·艾尔曼在对中 国学 术思想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1550至1900年 科技 发展史的一次重要探讨。17世纪初, 欧洲 人在钟表、杠杆和滑轮等重要机械制作上已经领先于中国了,但同时他们也在向中国人 学习 丝绸和瓷器 的制作 技术 。基督教传教士对于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是耶稣会科学知识与中国 古代 科学的嫁接,还是新教徒影响下欧洲 现代 科学在中国的传播,都为后来 晚清 改革者和国共两党精英所一致倡导的科学进步奠定了基础。与许多学者贬抑中西接触之前乃至甲午 战争 之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同,艾尔曼从中国人的 自然 史观和学科分类等角度论证说,中国人对科学从来不乏兴趣,这也正是传教士介绍的欧洲科学能够在明、 清朝 野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艾尔曼在《科学在中国 (1550-1900)》中重新审视了一个被学术界一直视为当然的观点,即科学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失败的,而在欧洲、 日本成功 的。为了剥离甲午战争以来尤其是五四 运动 以来形成的明、清中国科学失败论的外壳,艾尔曼以惊人的耐心和毅力考察了与中国科学以及中国人科学 思维 相关的各个领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重构现代科学的努力。

本杰明·艾尔曼 Benjamin A. Elman, 1946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8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教授(1986—2001)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双聘教授(2002-)。主要从事中国 文明 史、清史和 中国 思想史 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文化史(1000-1900)、中国科学史(1600—1930)、帝制晚期中国教育史以及中日文化史(1600-1850)。著作主要有《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1984)、《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1990)和《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2000)。

下载地址

【新用户手机夸克APP转存可以获得1TB免费空间】

夸克网盘「电影」精选合集:https://pan.quark.cn/s/0755e002f4b6

夸克网盘「纪录片」精选合集:https://pan.quark.cn/s/8c76cd47e8be

夸克网盘「短剧」精选合集:https://pan.quark.cn/s/0f27fae4301e

夸克网盘「音乐」精选合集:https://pan.quark.cn/s/c999e39a7f49

夸克网盘「教程」精选合集:https://pan.quark.cn/s/27984fcacdad

夸克网盘「书籍」精选合集:https://pan.quark.cn/s/2532536273dd

冲上云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45964.html

(0)
收藏 (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 支付宝 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