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生成主体性

出版刊物 2024-12-09 1122 0


作者简介

刘哲,1977年生,比利时鲁汶大学 哲学 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 外国 哲学研究所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 法国 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 德国 古典 哲学、现象学、主体性理论和 人工智能 与机器人 伦理 。已出版《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 2009 ;合作主编《理解梅洛-庞蒂》, 2011 ;主持编写《 中国 机器人伦理标准化前瞻 2019 》,2019;在Idealistic Studies, Philosophy Today, Fichte-Studien, Chiasmi International,《中国 社会 科学 》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论文集出版论文近20篇。

生成主体性

内容简介

近代 以来, 经典 哲学理论把人作为 思想 和行动的主体,赋予主体以奠定 人类 理性 生活 的重要地位。人们由此错误地把主体性等同为人类反思的自我确定性和自足性。从18世纪起,思想界对绝对自足主体理论展开持续的批评,把它视为扭曲外部实在、造成 世界 碎片化以及 技术 化操控 自然 的思想根源。

《生成主体性》以20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现象学家之一莫里斯·梅洛-庞蒂为主要对话者,澄清主体性所依赖的具身性构成条件及其非自足特征。梅洛-庞蒂认为,构成 现代 世界理性生活基础的主体性概念同时包含自由和被动双重向度。世界以及事物的实在性只有在与人的原初知觉意识关联中才得以自我显现;主体性 生命 则在丰富和完善世界意义的经验进程中不断自我展开和自我超越。同近代笛卡尔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理论传统相对立,梅洛-庞蒂的先验现象学所要建立的是在 时间 和空间维度中不断生成的具身化主体性理论。正是在生成主体性的意义上,梅洛-庞蒂要为现代生命的主体性根源重新做出辩护。生成主体性准确揭示了现代人在世界之中始终面临解体危险的柔弱特征。现代人的主体性生命不是在人类理智中把神性内在化,而是在各种自然、社会和 历史 的偶然遭遇中自我追寻。

刘哲,1977年生,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 外国哲学 研究所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主体性理论和人工 智能 与机器人伦理。已出版《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2009;合作主编《理解梅洛-庞蒂》,2011;主持编写《中国机器人伦理标准化前瞻2019》,2019;在Idealistic Studies, Philosophy Today, Fichte-Studien, Chiasmi International,《中国 社会科学 》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论文集出版论文近20篇。

下载地址

本站夸克网盘精选资源合集:https://pan.quark.cn/s/936c760dd840

冲上云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41817.html

(0)
收藏 (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 支付宝 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