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

出版刊物 2024-12-09 1167 0


作者简介

俞晓红,女,1962年8月生于安徽歙县。现任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 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古代 文学教研室副主任、红楼梦研究室主任; 中国 红学会理事,安徽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近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4年6月于上海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公 开发论文 40馀篇,出版专著《形象: 文化 的投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参与编撰辞典、教材7部,省、部级科研立项7个。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

内容简介

佛教 东传的过程,对中国来说就是经历了一个外来文化与固有的传统文化冲突直至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佛教的观念深刻 影响 了汉 民族思想 观念和文化 心理 ,帝王后妃、文人才士、黎民百姓的文化 生活 都与佛教发生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关系。而寺院僧徒讲经说法时,有意借助佛教文学中 故事 譬喻性的题材,以宣教辅教,示现化导,这一方式导致了唐五代时期俗讲“变文”的产生。从“变文”的体式、题材诸方面看,其中一部分已经具备了白话 小说 的诸种 美学 特征,可以视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端,并且影响到后世白话小说的发展,拥有明显的小说史价值。

  中国古代小说基本上可分为文言和白话两类,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在学理上,应以对中国古代小说“一种体裁两种语体”的 认知 为前提。中国小说的产生、发展之所以与 欧洲 小说的产生、发展不同,最突出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文学没有在自己的 历史 进程中形成类似于欧洲的“ 神话 —史诗”传统,即叙事诗传统,因此,书面叙事 艺术 的经验首先是在中国古代层出不穷的各类 散文 体史书——“史传”及其衍流杂史、杂传、志怪书中分散累积的。

俞晓红,女,1962年8月生于安徽歙县。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红楼梦研究室主任;中国红学会理事,安徽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近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4年6月于上海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馀篇,出版专著《形象:文化的投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参与编撰辞典、教材7部,省、部级科研立项7个。

下载地址

闲趣赚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40891.html

(0)
收藏 (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