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翟学伟,男,1960年生于 南京 。自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 社会 学系 研究 生班起,开始研习 社会学 ,1988年入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其间获 法学 硕士学位和 史学 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 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2020),现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发表 学术 论文六十余篇, 出版 著作有《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中国 人行动的 逻辑 》《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 心理 动因与社会表征》《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 生活 欲念及其流变》等。内容简介
儒家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话题, 近代 以来又成为 哲学 、 思想 史、伦 理学 、 文化 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内容。社会学对儒家的关注,在中 国学 术界应归功于潘光旦,他偏重社会思想方面的阐述;在 西方 学术界则以韦伯的研究尤为著名。
《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儒家的社会学研究》的所有研究均基于对社会学本土化之 思考 ,即坚持儒家的社会学研究既不走回国学,也不套用西方学术话语进行言说,亦不囿于 思想史 或 历史 领域,而是以社会学的视角,对儒家内含之社会 理论 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儒家思想在社会学中的重点议题是伦理的社会实践及其衍生出的社会特征,其逻辑发端于“人伦”与“耻感”,即“人伦日用”。
尤为重要的是,《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儒家的社会学研究》原创性地提出了“对偶生成理论”和“关系向度理论”,并对“孝道”“人情”“面子”“自我”“情爱”“日常计谋”及宏观社会秩序的运行与维系等做了专题性讨论,以期形成一种对中国人之生活 世界 的研究视角与解释框架。
翟学伟,男,1960年生于南京。自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起,开始研习社会学,1988年入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其间获法学硕士学位和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2020),现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有《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等。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