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乌特·弗雷弗特是马克斯·普朗克 人类 发展研究所所长及情感研究中心主任、 德国 国家 科学 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 英国 科学院院士。曾任职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等。1998年获莱布尼茨奖,2016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勋章等。她的研究领域包括 现代 社会 与 文化 史、 情绪 史、性别史与 政治 史;代表作品有Women in German History:From Bourgeois Emancipation to Sexual Liberation、Emotions in History: Lost and Found、Emotional Lexicon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Vocabulary of Feeling 1 7 00-2000 等。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由 历史 学家与 教育 专家、 心理 学家组成,并与 人类学 、 社会学 、 音乐 、 文学 与 艺术 领域的顶尖学者合作,共同探究情感具有的历史和情感创造的历史。他们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情感(及其表达方式)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会 环境 中习得的。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感受及表达感受的方式,都取决于社会规范和规则,也因此会随着历史改变。本书即由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完成。
黄怀庆:
台湾 台东大学 儿童 文学博士生,研究领域为童年体罚史与儿童文学审查制度,著有《儿童、文学与暴力》。
内容简介
★跨越德、美、英、意、法、荷、挪、俄、瑞典等 世界 各国,考察百余种 经典 儿童文学与教育手册,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情感的 认知 与 学习 的异同。
★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同理、爱、羞耻、痛苦、恐惧、勇敢、思乡、无聊,十三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勾勒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从《绿野仙 踪》到《霍比特人》,从《鲁滨逊漂流记》到《爱丽丝漫游奇境》……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并非天生,而是通过 阅读 形塑,并不断改变。
★“光启·情感史”系列第一部, 美国 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北京 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王晴佳 策划 作序,著名 历史学 者蒋竹山推荐 。填补儿童情绪史研究的空白,为儿童情感研究奠定框架。
《情感学习》研究百年来经典儿童文学如何引导孩童与青少年认识感觉、学习情绪,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主任、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乌特·弗雷弗特主编,集合该中心的数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共同撰写。
1870-1970年是儿童文学发展的 黄金 时期,也是对儿童情感的讨论最蓬勃发展的年代,儿童被视为需要教养的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无数童书与教育手册协助父母引导儿童学习情感、掌控情绪,并由此发展出“健全”的 人格 。《情感学习》即通过考察这一时期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还原其阅读情境与读者反应,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感受、认识情感。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会与书中主人公一起体验 成长 ,通过模仿与自我调整,学习各种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作者们也将这些情感置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迁中讨论,勾勒出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在探讨这些书籍传递出哪些情绪知识以成为儿童的情感养分时,《情感学习》分析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儿童如何在《蝇王》中学到“羞耻”“痛苦”与“同理心”,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懂得“分离焦虑”;而曾被鄙视的“胆怯”,在《绿野仙踪》里有了新的诠释,从托尔金的《魔戒》《霍比特人》到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恐惧的概念又变得更加复杂……这些作品鼓励儿童拥抱恐惧、摆脱羞耻,接受思乡病为一种合情合理的感觉,并赋予儿童掌握自我情绪的权利,儿童有了不同的选择与空间,同时也开始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