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政治游说

出版刊物 2024-12-07 616 0


作者简介

我还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高利明教授曾引导我进入过一个旨在关注“ 思维 培训”的领域。当时的我对于“思维也能培训”这个命题颇感怀疑,原因在于很难找到直接的关键指标来衡量培训的效果。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现在我所翻译的这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核心主旨就是培训人的思维和表达 技巧 。随着 个人 知识和阅历的增加,我确信,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的。这一部作品很好地回答了我多年前的疑惑。
翻译这部作品的缘起,大约在五年前。我在研读 中国 古典 文集《 战国 策》时遇到了很多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这部作品的部分篇章比之于《史记》的相关篇章,不仅舛错多,而且 人物 和前后 逻辑 有很多混乱不一致的地方,加上 先秦 文字 句法的独特性,顿感这部作品之晦涩。但是,与以往诸多学者不同的是,我并没有止步于这些学者所认为的“固多伪作”的臆断而罢读。相反,从这个集子中的人物、言行和我所大体了解的战国 历史 大背景来看,我认为,没有“伪作”能如此大篇幅、且做得这么真。我推测《战国策》各篇章中人物的言行应该是有逻辑和背景的,极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将这些零散的策文放到历史事件的逻辑和时代背景中而导致错误判断其为“伪作”。这个直觉引发了我极大的、去尝试研究考证《战国策》策文 政治 逻辑的兴趣。为此,在本职 工作 之余我花了大量的 时间 和精力来考证战国诸侯政治事件始末和梳理策文的逻辑。考证和梳理完的文稿:一份为《战国史料系年年表》,将迄今为止的所有战国历史史料以公元纪年和诸侯纪年相统一的形式编排在了一起;一份为《战国诸侯疆域形势图系年考绘》,考证绘制了近百幅战国诸侯疆域变动的形势图;一份为《联动、介入与政治游说——进取性外交的战国样本研究》,基于战国诸侯的攻伐兼并史来研究“中国视野”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当梳理完后,再重新看市面上的《战国策》白话文译本及国际关系学领域战国相关理论文章,我才发现 史学 界、 文学 界,以及研究国际关系的 政治学 界,对《战国策》的认识和挖掘还相当不够。于是,有了将这一部作品基于历史事件逻辑重新翻译解读出来的想法,希望通过翻译解读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工作来帮助普通读者容易而正确地读懂《战国策》,并给有志于深入研究战国历史和政治的人提供一些线索。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后的成果即本书。
不管“翻译”一部作品能否称之为“创作”,我都希望我所翻译的这个作品除了直接的文字翻译外,还能富有一定的 思想 性、启迪性和指导性,并希望能将这部著作中的某些进取性思想传递给看这本书的人。在对《战国策》进行透彻研究后,我采用了“政治游说”这样一个主题来概括这部书的思想。最初的出发点,是有感于当今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所面对的国际政治与外交的复杂性,希望将《战国策》中策士捭阖诸侯国际政治的游说手法解析透彻,把中国 古代 这种积极捭阖国际政治的基本外交理念和创造性介入与反介入的游说技巧传授给从事国际政治与外交 学习 和研究的大学生们,希望 未来 的中国能 成长 起一批出色的思想者和外交人才。后来,我发现,《战国策》这部作品中所包含的军政外交思想,以及对复杂的国际关系、人际关系内涵的精准把握,不过是中国历史上那些出色的领袖人物们所具备的基本面而已。此译著始于“胡温时代”,成于“习李时代”,国内的改革发展渐入佳境,未来或将在国际 社会 更有作为,中华 民族 复兴崛起的“中国梦”,特别是强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得民族复兴之大者可以兼个人之小,得个人之小者亦可成民族复兴之大,我决意把它当做一部“献给中国梦的筑梦者”的书。
从“基于真实历史逻辑进行翻译与解读”这样一个基本想法,到现在将这个想法全部实现,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五年来,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我完成了对每一篇策文的背景、历史逻辑的分析与考证,亲手为重要篇章考证并绘制了相关形势图,然后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将其表述出来。我希望,这部作品的付梓能在战国史学界、中国国际政治思想界和爱好战国历史的大众读者中收到良好的反响,并希望他们能透过本书重新审视中国战国时期这一段历史,挖掘一些新的内容来古为今用。
这部作品的完成,与很多人的帮助和共同付出是分不开的。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妻子郝传玺对我的支持与鼓励。在创作的中途,几欲放弃,她不仅鼓励,而且还细心地审读我已经创作好的书稿。她拥有扎实的古文功底和出色的 现代 语文能力,而且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所提的意见和建议给本书增色不少。其次,感谢我研究生时的导师、北京大学的高利明教授,和她的先生李佑斌老师,虽毕业于师门业已六年,但我们师生之间仍情同家人。本书凡一百万言,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没有一个好的 阅读 与研究创作 环境 是不可想象的。在当今房价不断攀升、物欲横流的社会,二位老人将他们的房子无私腾给我们一 家居 住,为我潜心治学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他们的情义以及对我的帮助,可想而知。再次,要感谢我的父母,能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为自己的儿子露出那种淳朴而满意的笑容,也是我最大的创作动力。最后感谢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老同学彭继林。在得知我在研究翻译《战国策》之后,他将其家藏清嘉靖十三年刻之《战国策:10卷》(据明万历九年张一鲲刻本覆刻)借我参阅,尽管在收到他的书之前书稿已经选定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 南宋 姚宏校注《战国策:33卷》(被黄丕烈编入《士礼居黄氏丛书:20种》,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上海蜚英馆石印本)作为底本,但我仍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在这部作品的考证、翻译创作中,我参考了十数家的点校、注释、翻译和解读。没有前人的考校、笺证和剖析,很难想象作为后学之辈的我能够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完成全集的翻译解读,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回头看来,颇能理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一句话所蕴含的真谛。在此,对所有前辈表示我个人的由衷敬意与感谢。尽管成书过程中参阅了诸多前贤之作,但我仍希望本作品在行文上、思想上保持一定之独立风格。因才疏学浅,加之这部作品需要极为综合的知识面,在征引过程中定有缺失,倘有错漏讹失,责任全部由我本人承担,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们的咨询、建议和批评,并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使之更臻完善,我的邮箱是zhengzhiyoushui@gmail.com。
是为序。

政治游说

内容简介

《政治游说》以“政治游说”为主线,从“如何劝说或影响别人 决策 以达到安身立命、安邦治国和捭阖国际政治外交”的视角,以考证、翻译和解读的形式,运用现代汉语深入浅出地对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的全部494篇策文进行了逐一翻译解读,并为重要篇章考绘了近50幅诸侯争雄形势图。《政治游说》既是一部古典文献的现代语文版 通俗 读物,又是一部建立在信史基础上的研究专著。因此,既适合于学习掌握 沟通 技巧和 方法 的普通大众,也适合于从事战国史、国际政治与外交研究的学者,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各取所需。

我还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高利明教授曾引导我进入过一个旨在关注“思维培训”的领域。当时的我对于“思维也能培训”这个命题颇感怀疑,原因在于很难找到直接的关键指标来衡量培训的效果。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现在我所翻译的这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核心主旨就是培训人的思维和表达技巧。随着个人知识和阅历的增加,我确信,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的。这一部作品很好地回答了我多年前的疑惑。

翻译这部作品的缘起,大约在五年前。我在研读中国古典文集《战国策》时遇到了很多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这部作品的部分篇章比之于《史记》的相关篇章,不仅舛错多,而且人物和前后逻辑有很多混乱不一致的地方,加上先秦文字句法的独特性,顿感这部作品之晦涩。但是,与以往诸多学者不同的是,我并没有止步于这些学者所认为的“固多伪作”的臆断而罢读。相反,从这个集子中的人...

下载地址

闲趣赚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34585.html

(1)
收藏 (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