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 德国 著名 哲学 家,唯意志主义和 现代 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 家庭 ,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 生活 。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 世界 》,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 理学 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权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内容简介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所收录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讨论人的道德、自由的5篇文章。道德或者不道德在叔本华的哲学中有着精确的含意界定,道德关乎人的意欲(本性),与智力、 认知 没有直接的关联。探究的就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还有就是道德在 人生 中的含意。
人的总体命运却是沉重残酷的,那是挣扎、受苦和死亡的命运。
一 个人 受的苦越多,就越早达到生活的真正目的;而一个人生活得越幸
福,就越发延迟达到这一目的。
事实上,痛苦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只有经过这一净化过程才会神圣化,亦即从生存意欲的苦海中回头。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