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伊藤博文(18 4 1—1909), 日本 近代 政治 家,“明治三杰”之一,日本第一位内阁首相,第一任枢密院议长,第一位贵族院院长,“明治宪法“之父。首相任内发动甲午 战争 ,是主要 策划 者,战后任和谈全权代表,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一度任 台湾 事务总裁。1898年9月曾来 中国 ,维新派欲请其赞助新政,戊戌政变猝发离去。1900年 组织 立宪政友会,自任总裁。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以元老身份,指导战争。190 6 年任特派大使,与朝鲜签订《日韩协约》,任第一任 韩国 统监,积极推行朝鲜殖民地化政策。自1884年至190 7 年由伯爵、侯爵递升为公爵。1909年10月26日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牛仲君, 法学 博士( 北京 大学),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 政治学 教研室主任。著有《冲突预防》(2007)、《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2008,合著)等作品。内容简介
伊藤博文系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明治维新后的诸多列政治改革背后都有伊藤的身影。这一系列脱亚入欧的政治改革使日本崛起为 东亚 第一强国,跻身 世界 列强之列。这其中,明治宪政是一个极为重大的环节。影响深远的1889年《日本 帝国 宪法》正是在伊藤博文 领导 下编纂的,因此他被称作“明治宪法之父”。在众多的 文献 中,作为理解明治宪政 思想 的重要依据,由伊藤博文亲自撰写的《日本帝国宪法义解》,无疑是最权威的。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三杰”之一,日本第一位内阁首相,第一任枢密院议长,第一位贵族院院长,“明治宪法“之父。首相任内发动甲午战争,是主要策划者,战后任和谈全权代表,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一度任台湾事务总裁。1898年9月曾来中国,维新派欲请其赞助新政,戊戌政变猝发离去。1900年组织立宪政友会,自任总裁。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以元老身份,指导战争。1906年任特派大使,与朝鲜签订《日韩协约》,任第一任韩国统监,积极推行朝鲜殖民地化政策。自1884年至1907年由伯爵、侯爵递升为公爵。1909年10月26日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
牛仲君,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政治学教研室主任。著有《冲突预防》(2007)、《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2008,合著)等作品。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