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列夫·舍斯托夫(LevShestov, 1866-1938),俄国白银时代最卓越的 思想 家之一,亦被称为存在主义 哲学 家。出生在俄国基辅,有 犹太 血统,早年毕业于基辅大学,其毕生的 学术 创作都集中于猛烈抨击传统形而上学和追寻圣经中全能的上帝。十月 革命 之后,舍斯托夫被迫流亡巴黎,成为二——三十年代俄国流亡 文化 的杰出代表,1938年11月,正值他最重要的压卷之作《雅典与耶路撒冷》(Athensandjerusalem)问世之际,这位 俄罗斯 的儿子客死异乡巴黎。著有《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和尼采学说中的善》(1899)、《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1903)、《无根基颂》(1905)、《钥匙的统治》(1915)、《在约伯的天平上》(1929)、《克尔凯郭尔与存在主义哲学》(1936)、《雅典与耶路撒冷》(1938)等重要著作。舍斯托夫提出了双重视野、悲剧哲学等重要思想,对 西方 哲学的 理性 主义传统展开了深入的批判。内容简介
舍斯托夫是19—20世纪俄罗斯著名思想家中极富独创性的伟大思想家。他的一生始终围绕着自明真理与启示真理、理性与信、雅典与耶路撒冷、知识与拯救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懈地争斗,由此揭示出深渊与主之间虽已在 人类 思想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几近完全断裂,但仍有少数思想家在边呻吟中边探索,边绝望中边呼告,以便挣脱理性 思维 的枷锁,获取人应有的 生命 活力,得到信仰与自由。
舍斯托夫的思想观点极为独特,他的 语言 似旷野呼告。随着其著作的陆续 翻译 出版 ,会有 中国 读者研读他的非 逻辑 、非体系、无根据的“荒诞”思想,以走出自明的“魔圈”,品尝到在著名思想家灵魂中漫游的苦涩、孤独、迷惘,还有破坏与 创新 的欣悦与快感。
列夫·舍斯托夫(LevShestov, 1866-1938),俄国白银时代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亦被称为存在主义哲学家。出生在俄国基辅,有犹太血统,早年毕业于基辅大学,其毕生的学术创作都集中于猛烈抨击传统形而上学和追寻圣经中全能的上帝。十月革命之后,舍斯托夫被迫流亡巴黎,成为二——三十年代俄国流亡文化的杰出代表,1938年11月,正值他最重要的压卷之作《雅典与耶路撒冷》(Athensandjerusalem)问世之际,这位俄罗斯的儿子客死异乡巴黎。著有《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和尼采学说中的善》(1899)、《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1903)、《无根基颂》(1905)、《钥匙的统治》(1915)、《在约伯的天平上》(1929)、《克尔凯郭尔与存在主义哲学》(1936)、《雅典与耶路撒冷》(1938)等重要著作。舍斯托夫提出了双重视野、悲剧哲学等重要思想,对...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