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早年任职于 故宫 博物 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 美术学 院 美术 史系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 人类学 双重博士学位,后在该校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 亚洲 艺术 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 东亚 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其著作《武梁祠: 中国 古代 画像艺术的 思想 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 建筑 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 艺术学 著作之一;《重屏:中国 绘画 中的媒介与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 先秦 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 考古 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致力于中国现 当代 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展览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编撰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在 美国 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内容简介
画家挥洒翰墨,手卷随手慢慢展开;雅集的士人聚在园林,正赏玩着竹杖挑起的一幅立轴;帝王在画屏前驻足,随后在屏背题诗一首。对于理解中国绘画来说,这些具体的绘画形式与特定的观赏场合显然十分重要。然而在大多数对这一重要艺术传统的介绍中,这一切还是被忽视了。一幅中国画往往只剩下画心的图像,绘画的物质性消失了,绘画与 社会 生活 、 文化 习俗的紧密联系因而也变得隐晦不明。
《重屏》首次尝试把中国绘画既视为物质 产品 也看作图画再现,正是这两方面的交互合作与相互制约使得一张画生意盎然。这种新的研究方式打破了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把美术史与物质文化研究联系起来。屏风可以是一件实物,一种艺术媒材,一个绘画母题,也可以是三者兼而有之,巫鸿对此进行了详尽的综合分析。通过多样的角色,屏风不仅给予中国画家无穷的契机来重新创造他们的艺术,同时也让《重屏》作者有机会处理宽广的主题,包括肖像与图画叙事、语词与图像、感知与想象、山水画、性别、窥探欲、伪装、元绘画以及 政治 修辞等等。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