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馬修.卡爾Matthew Carr著有多部紀實作品,包含《血與信仰:肅清 西班牙 的穆斯林》(Blood and Faith)、《壁壘歐洲》(Fortres Europe)、《謝曼的鬼魂》(Sherman’s G hosts )與《烈火機器: 恐怖 主義史》(The Infernal Machine),以及小說《卡爾多納的惡魔》(The Devils of Cardona)。作品散見《紐約時報》、英國《觀察家報》與《衛報》等媒體。目前定居英國。譯者簡介林玉菁紐約市立大學 政治 學博士班,劍橋大學 印度 研究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曾任職IFRC國際紅十字與紅星月會聯合會 美洲 辦公室,雲門 基金 會,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外NGO組織。現為專職口譯、筆譯。内容简介
千百年來,山幾乎沒有改變他的樣子,
改變的,是我們觀看他的方式。
王公貴族 騷人墨客 政治 人物 異議分子
教士 巫師 獵人 農民 巫師 走私犯 登山客 旅行 家
他們沒入庇里牛斯山的幽谷、陡壁、冰川、密林、狼熊之中,留下深刻的足跡。
馬修.卡爾領我們走進群山,與山對話, 觀看交融在庇里牛斯山地景裡的 歷史 、文學與 生命 。
《 地中海 史詩三部曲》作者羅傑.克勞利盛讚:
「馬修.卡爾深刻研究後,寫下這本豐厚而引人入勝的歷史篇章,精彩傳奇 故事 ,熱烈勾劃歐洲最鮮為人知之地的獨特之美。」
#庇里牛斯山可以是野蠻的
文豪大仲馬說過「 非洲 始於庇里牛斯山」。伊比利半島曾被穆斯林摩爾人統治,透過這座崎嶇炙熱的山徑,法蘭克人 成功 抵禦了摩爾人的威脅,但自此以後,山的另一側被視為野蠻非洲的延伸、歐洲 文明 的南限。
#庇里牛斯山可以是分裂的
西元一六五九年,法西兩國簽訂《庇里牛斯條約》,從此確立兩國的邊界。許多王公領土、信仰教派,以山為界,人們有意識地以山勢阻擋對側的滲透。如果說山稜界線界定了法西兩國,不如說法西以山定義了自己。
#庇里牛斯山可以是神聖的
雄偉山勢總讓人們興起讚嘆之情,人們建立教堂、見證顯靈,造就知名的聖地牙哥朝聖之路。同時,萬物有靈信仰也流竄在山民之間,引起 宗教 法庭獵捕「恬不知恥的巫師」,駭人的審判以神之名展開……
#庇里牛斯山可以是共榮的
自古以來,山民就在這裡放牧,人們立起鄉約,分享肥沃的草地與山泉,讓山稜兩側的牧民都能使用,即便在戰爭期間也絲毫不改。邊境是一片獨立的地帶,讓遠走他鄉的遊子,憑著記憶,多年後再次歸返。
走進野蠻、 魔幻 、激情的地景之中
我們踏下的每一步,是回憶、是過往,也是自身的探索與對話。山本身雖然擁有許多面貌,但對山的感官都是由我們後建的,它可能是美好、恐怖甚至迷幻的。山,仍舊不動,橫亙在大地上,不論 人性 如何留下痕跡,都會堅毅見證。
▁ ▃ ▅ ▇ 各方推薦 ▇ ▅ ▃ ▁
「馬修.卡爾為這片美麗而戲劇化的土地,織就一幅無與倫比的多彩織錦。古往今來的居民,包含牧羊人、走私客、士兵、間諜、聖者、異端、盜匪與怪人,都呈現在這部細密研究的庇里牛斯山情書之中。」
——《阿爾卑斯山:從漢尼拔到海蒂的人類史》作者史蒂芬.歐席亞(Stephen O’ Shea)
「馬修.卡爾同時登上研究與岩石的高峰,無愧為當代首屈一指的『庇里牛斯山學家』。」
——《邊境管控的臭臉女士:從貝爾格勒到烏蘭巴托的地下龐克之旅》作者法蘭茲.尼可萊(Franz Nicolay)
「卡爾為西班牙與法國之間的山脈分野,寫下一段魔幻紀錄:此地的巫師異端、偏遠村落、古老的獨立傳統及多樣交雜的語言。優美 文字 精心交織著作者本人的旅行記事與庇里牛斯山歷史。」
——劍橋大學地中海史榮譽教授、《偉大的海:地中海 世界 人文 史》作者大衛.阿布拉菲雅(David Abulafia)
作者簡介
馬修.卡爾Matthew Carr
著有多部紀實作品,包含《血與信仰:肅清西班牙的穆斯林》(Blood and Faith)、《壁壘歐洲》(Fortres Europe)、《謝曼的鬼魂》(Sherman’s Ghosts)與《烈火機器:恐怖主義史》(The Infernal Machine),以及小說《卡爾多納的惡魔》(The Devils of Cardona)。作品散見《紐約時報》、英國《觀察家報》與《衛報》等媒體。目前定居英國。
譯者簡介
林玉菁
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班,劍橋大學印度研究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曾任職IFRC國際紅十字與紅星月會聯合會美洲辦公室,雲門基金會,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外NGO組織。現為專職口譯、筆譯。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