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夸克:基本粒子物理前沿

出版刊物 2025-03-29 539 0


作者简介

南部阳一郎,1921年生于东京。1952年获东京大学 科学 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 量子 电动力学初始形成阶段,他是朝永教授的助手。1952年应邀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1958年成为芝加哥大学的物 理学 教授,1974~1977年任该大学 物理 系主任。 南部教授在基本粒子理论的发展中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其中包括引入自发对称破缺的概念。他曾获得多项奖励,其中有1970年的 数学 物理海涅曼奖(Dannie Heineman Prize)、1971年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奖(J. Robert Oppenheimer Prize)、1978年 日本 政府的日本 文化 勋章和1982年 美国 国家科学奖章。 (南部教授还获得了1985年马克斯·普朗克奖章、1986年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狄拉克奖章、1994年美国 物理学 会的樱井奖(Sakurai Prize),与 俄罗斯 物理学家维塔利·金兹堡一起获得1994/1995年沃尔夫奖,2005年获富兰克林奖章。2008年10月7日,因发现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被 瑞典 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译者)

夸克:基本粒子物理前沿

内容简介

《国外 科技 经典 与前沿著作译丛·夸克:基本粒子物理前沿》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南部阳一郎于1985年出版的《Quarks: Frontiers in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一书的简体中文版。基本粒子物理的目标是发现和研究物质的基本构成成分——基本粒子的性质以及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南部先生在《国外科技经典与前沿著作译丛·夸克:基本粒子物理前沿》中尽可能精确、全面地讲解基本粒子物理在20世纪30~80年代中的发展及当时人们的认识,主要向读者呈现物理学家们达到目前的知识所经历的 思考 过程,而不是惯常地陈列最新知识,希望能为对基本粒子物理发展有兴趣的年轻读者起到引导作用。

南部阳一郎,1921年生于东京。1952年获东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量子电动力学初始形成阶段,他是朝永教授的助手。1952年应邀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1958年成为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1974~1977年任该大学物理系主任。

南部教授在基本粒子理论的发展中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其中包括引入自发对称破缺的概念。他曾获得多项奖励,其中有1970年的数学物理海涅曼奖(Dannie Heineman Prize)、1971年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奖(J. Robert Oppenheimer Prize)、1978年日本政府的日本文化勋章和1982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南部教授还获得了1985年马克斯·普朗克奖章、1986年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狄拉克奖章、1994年美国物理学会的樱井奖(Sakurai Prize),与俄罗斯物理学家维塔利...

下载地址

本站夸克网盘精选资源合集:https://pan.quark.cn/s/936c760dd840

冲上云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138543.html

(0)
收藏 (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 支付宝 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