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性解读

出版刊物 2025-03-29 934 0


作者简介

唐正东,男,1967年8月生,江苏省常熟市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 哲学 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 国外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工作 。迄今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主要包括《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等发表在《哲学研究》上的13篇论文。出版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有《从斯密到马克思》、《 经济 哲学视域中的 当代 资本 主义批判理论》等。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十五、十一五 社科 基金 规划 项目等研究课题11项,获得江苏省哲学 社会 科学 优秀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各类奖励12项。现兼任 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史学 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性解读

内容简介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涉及很多领域,但劳动过程显然是最基础的领域之一。哈特和奈格里所强调的非物质劳动是对这一领域新变化的清晰界定。非物质劳动概念旨在于强调相对于工业社会而言的经济转型的一般 趋势 。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劳动具有新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工作 时间 与非工作时间之间原有的清晰界限现在已经变得很模糊了。在劳动成果方面,非物质劳动所生产的是观念、想法、知识、 沟通 、合作、 情感 关系等。资本其实始终是面向对社会 生活 本身的生产、再生产及控制的。非物质劳动过程所内含的主体 政治 张力已经使资本奴役下的劳动力概念变得十分苍白,资本至多只能对非物质劳动所生产出的价值或成果通过私人占有的方式来加以剥夺,但无法对劳动过程及劳动关系加以征服或占有。出离是 生命 政治生产的语境中阶级斗争的新形式。

唐正东,男,1967年8月生,江苏省常熟市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迄今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主要包括《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等发表在《哲学研究》上的13篇论文。出版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有《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视域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等。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十五、十一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等研究课题11项,获得江苏省哲学 社会科学 优秀成...

下载地址

本站夸克网盘精选资源合集:https://pan.quark.cn/s/936c760dd840

冲上云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137960.html

(0)
收藏 (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 支付宝 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