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天下 | 免费精选资源分享

地方在中央

出版刊物 2025-03-29 947 0


作者简介

秦兰珺,1986年出生。 北京 大学比较 文学 博士,北京大学与杜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 工作中国 文联。研究方向:比较诗学、数字诗学。专著:《缠绕的诗学——德勒兹 思维 方法 研究》,译注《专业知识的民主化》。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文艺 研究》、《 外国 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 上海 艺术 评论 》、《 网络 传播》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李新德,1970年生。中南大学 英语 语言 文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后,现为温州大学外 国语 学院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 当代 英语文学、比较文学与传教士汉学研究,曾主持国家 社科 基金 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明清时期 西方 传教士中国儒释道典籍之翻译与诠释》(59.8万字,商务印书馆,2015年),译注《 晚清 温州纪事》(34万字,主译,宁波出版社,2011年),译文“跨界”、“走向比较诗学”收入《比较诗学读本(西方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在《 世界 宗教 研究》、《世界宗教 文化 》、《 宗教学 研究》、《汉学研究通讯》、《基督教文 化学 刊》、《基督教 思想 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地方在中央

内容简介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如果你在1900年访问北京,都很可能会震惊于那里的同乡会所,它们数目众多,服务于从地方远道而来的学者和官员。那么,什么是同乡会所,它们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融入并塑造北京的 城市 生态,又如何促进同乡关系(Native Place Ties)的发展?带着这些 思考 ,作者审视了以下几个问题:同乡关系如何充当地方行省和 政治 中心间的 沟通 渠道;利用同乡关系,帝都的旅居者们如何团结临近行省,笼络作为整体的士人阶层;国家又如何借此维持帝都秩序,控制 帝国 官僚 系统 ;与此同时,同乡关系又如何改变了都市面貌和城市的 社会 结构;最终,那场把大清引向覆灭的政治革新又如何重塑了以上所有功能?同乡会所常被引证为畛域观念(Particularistic)下的联系之典型,不仅是旧中国的特征,也阻碍建立在国家忠诚这一观念之上的 现代 国家的诞生。《地方在中央》作者却认为,地方会所通过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政治精英团体的一员,反而培育了他们的国家归属感,正是这份归属感,促成了20世纪早期的改革。

秦兰珺,1986年出生。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与杜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工作于中国文联。研究方向:比较诗学、数字诗学。专著:《缠绕的诗学——德勒兹思维方法研究》,译注《专业知识的民主化》。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文艺研究》、《 外国文学 》、《文艺理论与批评》、《上海艺术评论》、《网络传播》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李新德,1970年生。中南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后,现为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当代英语文学、比较文学与传教士汉学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中国儒释道典籍之翻译与诠释》(59.8万字,商务印书馆,2015年),译注《晚清温州纪事》(34万字,主译,宁波出版社,2011年),译文“跨界”、“走向比较诗学”收入《比较诗学读本...

下载地址

本站夸克网盘精选资源合集:https://pan.quark.cn/s/936c760dd840

冲上云霄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https://www.80srz.com/pantx/137791.html

(0)
收藏 (0)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 支付宝 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