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速读

      本文介绍了活性污泥法污泥回流比的计算方法,包括基于污泥浓度和污泥沉降比的公式推导,并探讨了污泥回流的控制策略。

  • 正文开始
  • 在推流式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由于推流作用下导致污泥随出水流逝,为了保证系统内污泥量的平衡,所以,就有了污泥回流!污泥回流的作用就是稳定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污泥量,附带的也起到了对短时间冲击性进水的一个稳定作用(内源状态下的污泥快速吸附进水的有机物,对生化系统起到了缓冲作用。)

    目前关于污泥回流比计算的公式目前有两个:

    1、基于污泥浓度MLSS)的:

    R=MLSS/(RSSS-MLSS)

    2、基于污泥沉降比(SV)的:

    R=SV/(100-SV)
    对于这两个公式,看着很简单,但是很多小伙伴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其实,这两个公式需要前提(假设)条件及推导过程才能明白理解,本文就关于这两个污泥回流比的计算公式来做一个推导,推导过程尽量详细(啰嗦)点!

    一、基于污泥浓度的计算公式推导

    1、公式字母的含义
    关于污泥浓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咱们先确定公式内几个字母的含义,R(污泥回流比;外回流比),MLSS(混合液污泥浓度),RSSS(回流污泥浓度),Q(进水流量),QR(污泥回流量,注Qr指混合液的回流量,这边不能搞混!)。

    2、前提(假设)条件

    根据污泥回流的的作用,咱们假设污泥的流失量与污泥回流的量是相等的,所以得到下面这个公式:

    QR*RSSS=(Q+QR)*MLSS

    注:(Q+QR)为实际进水量,因为,回流污泥中绝大部分是水,所以,在进水量的计算上,我们都会把回流量加起来作为污水处理的实际进水!

    3、推导过程
    QR*RSSS=(Q+QR)*MLSS↓R*Q*RSSS=(1+R)Q*MLSS↓R*RSSS=(1+R)MLSS↓R*RSSS=MLSS+R*MLSS↓R*RSSS-R*MLSS=MLSS↓R(RSSS-MLSS)=MLSS↓R=MLSS/(RSSS-MLSS)

    二、基于污泥沉降比的计算公式推导

    1、公式字母的含义
    关于污泥沉降比的计算公式推导,咱们先确定公式内几个字母的含义,R(污泥回流比;外回流比),SV%(污水混合液的30min沉降比),SVR%(回流污泥的30min沉降比)
    2、前提(假设)条件
    利用污泥沉降比来计算,其实里面有2个前提条件,一个是根据污泥沉降比的概念,30min污泥沉降到最大的压缩极限,相当于SV等同于污泥的体积;另一个是根据污泥回流的的作用,咱们假设污泥的流失的体检与污泥回流的体积是相等的,所以得到下面这个公式:

    QR*SVR%=(Q+QR)*SV%
    3、推导过程
    根据沉降比的概念,污泥回流沉降比为30min后压缩极限,理论上SVR=100%,所以,该公式为:
    QR*100%=(Q+QR)SV%↓R*Q*100=(Q+R*Q)SV↓R*Q*100=(1+R)Q*SV↓R*100=(1+R)SV↓R*100=SV+R*SV↓R*100-R*SV=SV↓R(100-SV)=SV↓R=SV/(100-SV)

    三、关于污泥回流的控制

    关于污泥回流的控制还有根据沉降曲线及泥面高度来控制,沉降曲线很少有人用,复杂又麻烦。实际中,污泥回流的控制并不需要精准的控制,个人比较推崇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泥面高度来控制!
    污泥回流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污泥回流大了,相应的回流污泥浓度也低,污泥回流小了,回流的污泥浓度也高,所以不需要追求最精确的控制,二沉池不产生块状浮泥,泥面高度在50~70公分左右,调整一个固定周期,基本上就不需要再去调节了!

    污泥回流的控制最终还是根据现场的条件及个人的喜好来调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污水处理运营中,一个控制点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实现,并没有对与错!这,就是污水处理的魅力所在!

  •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