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速读

      活性污泥法工艺中,水温对处理效率有显著影响。水温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如絮体细小、耗药量增加、活性污泥解体等。因此,需对水温进行调节,以优化处理效果。

  • 正文开始
  • 1. 书面定义及实践操作的理解

    (1)温度的书面定义。

    物体的温度反映了物体内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大小。分子运动愈快,物体愈热,即温度愈高;分子运动愈慢,物体愈冷,即温度愈低。这种现象被描述为一个物体的热势,或能量效应。当以数值表示温度时,即称之为温度度数。

    (2)温度在实际操作中的理解。

    其实,和水处理息息相关的是被处理污水、废水的温度,即水温
    在全年度的水温变化方面,我们通常会看到水温的变化通常是由气温的变化引起的,也会清楚地发现夏天的处理效率高于冬天的处理效率。
    而由排放企业所排出的中高温废水在工业水处理中也有被遇到。通常因其温度过高原因对系统的冲击是明显高于因季节变化引起的冲击的。为此也需要对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水进行冷却预处理

    2. 水温异常波动对各处理段的影响

    表2-2 水温异常波动对各处理段的影响

     异常水温表现  物化段影响  生化段影响
     水温过低(低于10℃)  混凝效果变差,絮体细小;耗药量增加;初沉池处理效率下降  处理效率降低,抗冲击能力减弱;出水未沉降絮体增多
     水温过高(大于40℃)  无明显现象,在缺氧状况下,沉淀池底泥容易上浮  部分活性污泥受高温环境影响,容易导致解体;同时受具体活动活跃影响也会导致出水浑浊发生

    3. 污水、废水温度调整注意点

    水温的调整对后续处理装置的运行影响虽然没有pH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但是,我们在长期观察中还可以发现对其生化系统的中长期影响,特别是处理效率提升困难、丝状菌膨胀、出水浑浊等情况比较常见。
    对于污水、废水温度的调节特别是低温水对处理系统造成的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通常在设计阶段,考虑到北方的气温的影响,更多的建造在地下或半地下室及室内处理设施比较有效。对于高温污水、废水,增设冷却塔等设施会造成比较大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通常可利用调节池或增设生物塔等设施来兼带的达到降低污水、废水温度的目的。
    所以,对污水、废水水温的调节,在设计阶段的考虑充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系统运行故障发生的时候,对于长期性困扰的难题,也应考虑是否活性污泥对水温比较敏感的问题并加以确认。

    4. 水温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1)水温与混凝效果的关系。

    如前所述,混凝过程往往有多种因素限制和作用,其中就包括水温的影响。水温过低,分子间活动减弱,絮凝的机会和效果受到限制,特别是在水中颗粒杂质不多的情况下,絮凝效果变差就变得特别明显,通过观察发现的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可以验证水温偏低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我们认为水温低于10℃时,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开始显现,7℃以下时会产生明显的混凝影响。

    (2)水温和活性污泥种群的影响。

    众多周知,活性污泥的主体是微生物,即细菌,我们在观察温度对细菌的影响时,由于观察细菌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实际工艺控制中依靠直接观察细菌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显得不太切合实际,而通过观察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种群变化可以发现水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通常过低的水温就原生动物的影响而言,表现在原生动物数量降低、活动受限、部分种类消失等现象。

    以代表性原生动物小口钟虫和楯纤虫为例,通常在水温较低的情况下,楯纤虫数量较少,小口钟虫数量也会明显减少。而在高水温(高于40℃)的情况下,楯纤虫将会消失,小口钟虫也会消失甚至死亡。

    (3)水温与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关系。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水温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与物化段混凝处理受水温过低导致絮体细小,混凝效果不佳一样,水温过低也同样导致活性污泥活性降低,分解有机物耗时增加,表现在完成沉降与泥水分离的时间延长,自然体现在二沉池上就是可见活性污泥集团上扬,细小颗粒流出堰口的现象时常发生。同时,由于分解有机物时间延长,导致处理效果降低,在做沉降比试验时,往往上清液有朦胧模糊的现象产生,这都是有机物降解不彻底的原因。

  • 正文结束